與神諾言─《魯笠》
文/許古拉
初次聽到「魯笠」,這個使人感到陌生的名詞,卻是一個地方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徵。陳武男導演長年記錄,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迎王船的民俗文化,透過轎班會成員的視角,將人神自古以來的相互依存關係,處理的極其動人。
所謂魯笠,形似斗笠,貼有符籙,是東港轎班會成員佩帶的傳統帽子;從精神面來看,這是神靈寄託的信物,頭戴魯笠,代表轉換凡俗肉身的身分,得以成為與神親近的馱轎腳力。導演陳武男將告訴我們,這種人對神的奉獻被視為一種永恆的許諾,是百年東港討海人對信仰虔敬至誠的深情。
陳武男避免過度聚焦祭儀程序,他提供認識該信仰的基礎輪廓,但多數時間關注信男信女浸濡於宗教的人性情感面。一場颱風侵台造成沙灘流失,眼見天候將嚴重影響即將展開的祭典,如此狀況則被視為神的考驗。廟方不惜花費重金抽砂,爭取重建沙灘的時間,每日總有居民自發性的關心抽砂進度,一張張由衷發愁的面容,他們的憂慮感染鏡頭以外的觀者。
人類在神靈面前渺小的選擇順天,百年來卻也懂得如何與神討價還價。廟方的執事人員透過擲茭與神議事,百姓甚至戲稱主祀的千歲爺是老流氓。鏡頭前率直的家常話,看得出拍攝團隊與居民用心搏涎,我們亦能感受台灣民間與神祇之間,可以如親友般的親近。老流氓的稱呼並非貶抑,而是常民以擬人口吻,深信自己面對一個無形卻擁有神秘力量的絕對存在。
迎王祭典並非作熱鬧慶典,而是古時東港人面對艱困生存環境,用來驅瘟逐疫確保地方平安的靈驗力。因此,透過慢速影像,漫天的煙氳炮鳴、燈花綴飾的迷離光影、陣陣的喊班聲(一種出巡儀式),佐以詭譎孤寂、幽離迴腸的清冷配樂,區隔出祭典莊嚴凝重的調性。迎王是東港人共同信奉的價值,儀式附屬的約束力,創造三年一科的集體記憶。儀式承載著過去和現在,確信將再發生的未來,安定人類心靈的無所適從。
《魯笠》談敬神愛神,也談傳承。由東港遊子擔綱的開場與片尾獨白,轉述地方告誡,過年可以不回來,但迎王時節,不管身處何處都得趕回來。獨白也回返自身經驗,娓娓道出,轎班會名冊載記的每個姓名都代表了一個家族,以及他們各自傳承的專屬魯笠。名冊中的姓名一旦劃上刪除線,則代表一個靈魂的逝去,新的姓名將延續家族為神奉獻的宿命。如此獨白的安排,扭轉了單純民俗文化紀錄,而是洞悉儀式背後的人類處境,提升文本的穿透性與感染力。
陳武男的影像作品看似無華,但對於信仰初衷的精準覺察,反映其影像結構的層層流暢。再加上拍攝關係的真誠互動,都使得陳武男近似於一個溫火慢熬、長跑型的紀錄片導演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