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

重返地景 — —1960年代的電影實驗


原文首刊
日期:2018/04/15
文/許古拉

回看一九六〇年代,那是台灣電影發展的關鍵年代。就說興發於一九五〇年代中期的台語片,此時年產量甚至百部,上萬名觀眾曾熱烈地投入票選台語片導演、明星的寶島獎;國語片則因香港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(李翰祥,1963)帶動黃梅調熱潮,再加上中影首次推出彩色片《蚵女》(李嘉、李行,1964),接連出擊,促使國語片市場大開,直至一九六〇年代尾聲,相較台語片產量驟然下墜,國語片產製則飆破百部,後來居上。總體而言,這仍是個國語片、台語片皆能各自找到擁護觀眾的黃金年代。此際的電影事業,儘管明星熠熠,前途大好,仍須謹守國民政府的戒嚴規範,然而在主流電影市場之外,則有一群青春騷動的文藝青年,為壓抑時代留下獨特的影像光彩,本次TIDF策劃的「想像式前衛:1960s的電影實驗」專題,便提供了我們另一條回看的取徑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