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

【高雄拍】男子漢的眼淚

文/MAROMI
《戒菸》(Quit Smoking, 2013)

陳永錤導演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人生歷程有感而發,創作了一個屬於中年男人的故事:《戒菸》。全片焦點純然以「男人」的情感作為出發,雖然故事情節簡約,然而卻花時間鋪陳、引導觀者思考,最後方能進入故事的核心。

《戒菸》講述一個中年男子,開著計程車接送一位看似女兒的少女去上學,接著他度過自己的一天,直到男子準備接少女放學時,卻撞見她與一個年輕男人親密地相處。前半段影片處理那段如同父女的親密感,但隨著劇情逐漸發展,觀眾會發現兩人之間有股莫名曖昧的情愫,原來他們並不是父女,這是陳永錤為了「高雄拍」計劃特別撰寫的劇本。

故事最初的發想是出自一則新聞報導,蘋果日報「人間異語」時常報導一些邊緣人物的人生,或是社會角落發生的事件。導演表示,有天他讀到:「有一個計程車司機天天接送好友的女兒上下學,那女孩與司機的年齡差距頗大,但卻日久生情、彼此相愛。」《戒菸》劇本便是由此發展而來,片中頗有「大叔味」的落寞的男主角,可說是導演、編劇的自我投射。寂寞的男人、曾經失敗的婚姻、對青春的留戀與嚮往,這些會促成什麼樣的人生獨白?

以單一人物視角為主軸,可以想見這是一齣節奏緩慢、劇情單純的短片。提案時,導演被問及為何故事中不安排明顯的Twist(轉折)?陳永錤回覆,劇中人物的關係其實很容易被理解,因此最大的考量就是男主角,全片始終關注著那位中年大叔,察看他究竟戒不戒得了那段愛戀關係,而戲劇性的轉折反而變得不那麼重要了。然故事背景卻能從影像的細節中被發覺,比如男主角的身份狀態(計程車上掛的照片),事件的全貌持續在曖昧中進行著。

為了營造影像的渲染力,導演找來西班牙籍的Miquel Martínez擔任攝影,他同時也是《蜉蝣》一片的攝影師,陳永錤覺得以外國人的眼光看台灣景象蠻有意思的,雖然計畫拍攝的景觀或畫面構想很單純,並沒有花太多力氣在美術上,但也因此加重了影像運鏡的重要性。該片共花三天拍攝,最後一天拍到凌晨,場景帶到旗津海岸、學校、電動玩具店等。因主角是計程車司機,所以畫面隨他開著車在城市四處移動,或是在路上停滯。陳笑著提到,選擇到旗津拍攝是為了配合角色的氣質,中年男子到海邊會讓人聯想到「卡拉OK」,尤其主角又是由資深演員喜翔飾演,其演出充滿著十足的男子漢韻味,與海邊的滄桑感很搭;而女主角則選了參與過許多學生短片的連俞涵,她的清新外貌飾演高中女生也相當合適。

「拍這部電影最困難的部分是床戲!」然而床戲在片中是傾向功能取向,陳導為了表達男主角因年紀關係「心有而力不足」的感慨,中年男子在床上「做」到一半便乾咳不止。導演說,在後製期他們需要把該段處理地更激情一點,因為一開始的拍攝較為疏離,女主角對床戲仍有些放不開,一旦有兩人的身體接觸就會變得像拍「鬼壓床」。導演笑著談到這段導戲經驗,因為女演員之前沒有拍過類似的影片,而她本身與角色個性也有滿大的差距,突然要她「上床」會比較緊張。也因此,陳導演就需要在鏡位上取巧,嘗試把每個動作拆開拍攝,使整體看似一氣呵成。男主角最後必須做出決定,透過是否「戒菸」作為隱喻,最後點菸的動作突然卡在半途暫停,接著他仍將菸點燃,邊吸菸邊掉眼淚。那一鏡是長鏡頭,拍了三分多鐘,但為了使影片的節奏合宜,導演仍在最後做了調整。

每段鋪陳都是為了賦予愛情故事更多的生命,導演透露出他的對人生的感嘆,「愛情關係在不同階段中有著各種樣貌,二十幾歲的青少年強調物質,該時期與異性的相處大多是吃喝玩樂、表面歡愉的享受,然而成長到三十幾歲,也許會轉變成長期穩定關係的追求,但如果到三、四十歲還沒有結婚,也經歷了幾段感情歷練,愛情觀也變得固定了,或許會覺得一切隨緣自然就好。」然而,當這樣的愛情觀碰上二十幾歲的愛戀衝擊又會變得如何,難道只能斷定為「在錯誤的時間點遇上對的人」?從另一方面想,倘若主角與少女真的只是援助交際,在他們利益交換的關係中就不可能存在真實的愛情嗎?導演對愛情的看法相當細膩感性,「曖昧感的呈現有時是優點但也是缺點,觀眾可能會邊看邊猜測這對男女到底是父女,或其他什麼關係,但那是屬於邏輯方面,若過度把焦點放在猜測真相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,《戒菸》的內在情感部分是希望能讓人感動的。」陳永錤說道。

除了拍床戲碰上一些困難外,開車的畫面也花費許多時間,由於要在短短幾天內搶拍所有想要的鏡頭,很多地方需要憑經驗處理,但難免還是會有失誤。「最痛苦的就是超支吧(笑)」,導演表示這類影片(以個人角度為出發的寫實片)並非他最偏好的類型,先前反而製作更多奇幻、戲劇性的作品,但也因此能從《戒菸》的拍攝中學到許多經驗。

一開始是為了新嘗試,但最後陳導也證明自己能處理如此的題材。他參考伊納利圖(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)導演的《最後的美麗》,思考如何補捉一個人主觀看待事物的視角,比方說攝影機追隨主角的視線,跟拍他所看見的事物,接著攝影機再回轉補捉人物表情……這種個人風格強烈的影片,導演不太擔心觀眾能否接受,因為在電影節放映的作品能夠做「特別」一點,他相信影展觀眾的接受度,在文化提升的今日,觀影者應能了解影展電影的調性。於是,我們隨著《戒菸》主角的眼睛看待年輕的戀人。戀人啊,男人愛上的究竟是天真年少的女孩?亦或他難以忘懷的青春過往?一切皆留給觀者自由想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