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

【高雄拍】翻山越嶺穿越海波浪

文/MAROMI
《更好的明天》(Namasia, 2013)
台灣雖小,卻有許多美妙的一面,然而都市以外的邊陲地帶卻常得不到人們的關注,「要怎樣讓更多人看見,那些少數族群在面對生活時所表現的堅強與美好」,這個課題對導演廖敬堯來說是拍片方向,在生命受挫時要如何從中得到正面的動力,正是廖導演此次創作的主要目的。

《更好的明天》故事分為兩線:一個從北部南下的劇團「不想睡遊戲社」,開車經過顛簸的山路,進到了那瑪夏「達卡努娃村」演出兒童劇場;一個上幼稚園的五歲男童,每天上學都要搭車經過一段山路,而今天從城裡來的人到山區演出,小男孩看完表演後偷偷跑到外頭;直到演出結束,大家又過回原來平凡的生活。導演在拍片後感動地說,劇場真的有相當大的魔力,它能引發、驅動一連串驚喜的故事,但那種力量需透過戲劇現場來張顯,孩子們的動人表情能夠將劇場魔力釋放出來,因為小孩子所展現的期待、驚訝以及笑容皆能深深打動人心。

「不想睡遊戲社」是台灣少數專為學齡前兒童演出的劇團,其戲劇的目標族群定位為35歲幼童。廖敬堯請劇團到高雄偏鄉演出,有部分緣故是由於八八風災,使他想藉機連結起劇團的表演以及災區孩童的記憶。偏遠山區原本就少有表演團體願意親身效力,也因此讓廖敬堯興起用「高雄拍」計畫來圓夢的想法,他要讓那瑪夏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戲劇表演,因此廖導演使用了大部分的補助經費來支持劇團演出預算。「不想睡」劇團的導演林欣怡,之所以答應與廖敬堯合作也有一段故事。她之前曾跟隨日本帳篷劇到311大地震災區察看,看到很多房子已經沒了主人,然裡面卻仍有很多小朋友的東西,看了此光景後的她心裡百感交集。而此次「不想睡」到那瑪夏搬演的戲,其中主角即為一個男孩,而廖導則再透過影像創作,使劇場中的男孩變成真人。「但這畢竟不是拍劇情片,演出的真人男孩有時候也會鬧彆扭,因此我有時候必須拋開原來的腳本。至於小男孩究竟是怎麼冒出來的,邏輯性的解釋雖然很重要,但好像也不用交代那麼清楚,因為這就是一場表演。」廖導演說道。

會選擇那瑪夏也有點緣份,一開始並非特別選擇八八風災地區,只不過導演請製片組找一些具有毀壞與新生意象的場景,但廖又不想拍攝組合屋、永久屋那種太多複雜元素介入的東西。而那瑪夏雖然前端部落有一半被大水沖毀,也有些人不幸過世,但幸好主角小男孩Nabu的家在河床旁邊,風災時能幸免於難。導演請勘景人員選出一個聚落感較強的區域,如此比較容易聚集觀眾,後來終於決定到那瑪夏。廖導對那裡的純樸人情味印象深刻,由於在拍片期間他患了重感冒,不得已跑去當地衛生所求助(山上沒什麼診所醫院),他笑著說,「在台北看病動輒要花上兩三百元,到大醫院更要花上四五百元,然而在地方衛生所根本不用收費。」現代都市人被緊湊的日常生活節奏壓迫,當一切都以功利為出發點,人們往往會忘記週遭的美善。

四年前導演因其作品《野球孩子》上院線的緣故,與沈可尚導演重返花蓮部落。不料回程時碰上八八風災的大雨,鐵路中斷停駛,因此兩人便在花蓮多住一晚。等他回到台北,才知道南部災情相當嚴重,「當時不知道自己可以再多做點什麼,當然可以送衣服、食物或捐款等等,但那是『最虛弱』的作法。」虛弱是指沒辦法再多做其他事,也許無法到災區現場幫忙,也沒有更實質的能力付出,只好付出一點點財物作為心意,然而那是災民真正需要的嗎?對失去家園或親人的他們而言,物資與金錢是否最為重要?廖敬堯持續思考這個問題。

八八風災期間,很多紀錄片工作者都熱情地進入山區跟拍一段時日,紀錄那段從無到有的重建過程。「我並非單純想描述該地受到風災影響,才去關懷當地原住民」,導演並不只是為了側拍劇團演出,而製作一部典型的紀錄片。為了這次計畫,廖敬堯特別寫了《更好的明天》之腳本,加入想像的情節:「有個劇團到山上為孩子們演出,表演中發生了一段意外插曲;住山上的小男孩過著他單純的生活,期待遠道而來的新鮮表演;劇團懷著某種心情上山、下山……」該劇本的設計有些抽象,導演一時也很難解釋清楚,然而,看戲人會有看戲的滿足,而演出者會有演戲的成就,導演當初答應要促成這兩場演出,也已盡全力達成。他隨著劇團上下山區,一起幫忙裝台、拆台,這才知道那是多不容易的事,劇場演出的確是需要很多人力、物力與資金的支持才能達成。

沒想到劇團在出發(影片開拍)前也遇上颱風,「實在很擔心惟一的連接道路會斷掉,小林村往那瑪夏有一條21號省道公路,它沿著河床蓋成,每逢大雨就會交通中斷!」廖表示第一次勘景還是通暢的,但那條路並不像一般柏油路,而只是條便道,它有著像海浪般的地形,因此難以通車,對山區居民來說其實出入都很困難,然而當地人卻用揶揄的態度看待,稱那條路為「海波浪」,日子就這樣過下去。

「我們從台北前往那瑪夏要先繞經嘉義,接著再進到山區。常在拍片的人對這種惡劣的狀況或許還勉強能適應,但對劇團的人來說並不常有這樣的經驗,他們應該覺得很新鮮吧!」導演笑著回憶。《更好的明天》雖然不走高潮迭起的緊湊劇情,但內容一定也不會無聊,它不只是一般到原住民部落走馬看花、風災巡禮的紀錄片,因「劇團演出」本身就是一件外來的新鮮事物,當它被丟到當地與小朋友擦出花火,自然就會出現不同以往的畫面。一齣完整的戲劇要在部落呈現會碰到許多困難,這次廖導演親自實踐承諾,讓「不想睡」劇團到那瑪夏鄉演出兩場戲,為山區孩子的心中留下一點特殊的回憶,而最後也護送所有人平安回到家,這就是廖敬堯口中的最大滿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